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6章 几何课本上的诗句  (第1/4页)
    高三、八班笑疯了...因为伟哥也开始有毒了。    不!中毒!而且还带传染的那种。    即便考第一的也晃了下神儿,才想起“垂死病重惊坐起”下一句到底是啥来着,    尽管刚刚的模拟卷儿上答过一遍了。    ......    高一十四班那边,老刘说到做到,正挨个让大伙儿站起来背《赤壁赋》。    轮到程乐乐,磕磕绊绊总算过关。    结果,老刘兴起,表扬了程乐乐两句。然后...    “你把第一段的概述说一说。”    “啊?”程乐乐有点懵,你还不如不表扬呢!你也没让背这个啊?    老刘当然知道全班都没背,缓和道:“没关系,用你自己的理解随便说。”    他这是有意培养他们的总结和理解能力。    “哦。”程乐乐放心了一半儿,想了想。    “第一段课文讲述了,壬戌年七月十六,苏子詹带着一帮朋友,划船出去浪....”    “!!!”    老刘脸都绿了,你还真是自己的理解哈!    可是,这话又没错。    最后满脑袋黑线,“坐下吧,考试可别这么写!”    程乐乐一吐舌头,乖乖地坐了回去。    而老刘默默地转悠半天,也不让下一个人背课文,好一会儿才憋着笑,“确实挺浪的。”    噗...十四班都喷了。    尤其是中午和齐磊在一起的那几个,笑的不行了。    不过,很奇怪,经过老刘的幽默化解,再加上齐磊的魔改,赤壁赋这篇课文,应该是十四班学的最扎实的一篇古文。    一直到高三毕业,无论大考,还是小考,十四班的人几乎都没在它上面丢过分。    事实上,从那之后,十四班在古文的课程上也不那么艰难了。    甚至后来,大伙儿都养成习惯了,一要背古文,就先找齐磊歪解一下,再背起来就简单多了。    而对语文来说,一个作文,一个文言文,占比极大,只要搞定这两项,语文就算成功一小半了。    ......    事后,徐小倩颇有几分识人之明的对齐磊说,“我就说吧,你和天才的距离可以追赶,而天才和你....无法逾越!”    徐小倩的这句话,可不是一句简单带有玩闹性质的夸奖,而是特有所指。    那套笔记,来自一个天才,来自哈三中连她也要带几分敬畏的学习天才,更不要说还是刚刚起步的齐磊了。    但是,徐倩不想齐磊因为一份笔记而重伤自信。    就像她说的,学习上的差距是可以追赶的,但是齐磊身上的很多特质,是天才无法拥有的。    ......    ————    此时的齐磊有点回到几个月前,中考考场的味道,同样的时间紧迫,同样的需要规划时间。    不同的是,齐磊当下的境遇显然比在考场上要强得多,时间也比那时充裕无数倍。    仔细想想,其实考第二,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希望的。    首先,就是齐磊自身的优势比在中考的时候要大得多。    比如语文。    是的,语文现在已经成了齐磊的绝对优势项目。    当时在考场上,齐磊没能把语文卷前面的部分做好,主要还是扔的时候太久了。    不光是因为都忘了,更重要的还是离开学校十几年,原本的解题思维,还有学习本能,已经迟钝,让他马上进入状态,当然难度很大。    可是,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,让他已经慢慢地找回来了学习的状态。    而那十几年的摸爬滚打,经历阅历,自然而然地又成了他的优势。    现在不管是阅读理解,还是普通的填空选择,即便是没学过的东西,通过分析题目和自身理解,也能答个大概。    且阅历和前世累积,让他上老刘的课很轻松,只要抓好背诵的东西,语文基本不成问题。    更何况,齐磊的作文优势更大。    用刘卓富的话说,齐磊现在的作文水平在二中是独一档。别说高一,高二高三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