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霰弹枪  (第1/2页)
    简韶开始在学校加班。    罢课事件虽说被学校以雷霆手段压下,但有些东西就像火种,埋在死灰里随时都会复燃。    书记的年龄卡在提干的关头,最不希望这件事在教委的眼皮子底下办馊,但是学生却不会轻易善罢甘休。    据学校了解,他们私下在搞联名信,甚至暗中争取到部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支持。    教学老师与行政老师一向称不上是一条心。前者处处受后者限制,还有非升即走的压力,满腹牢sao。后者也嫌行政岗无人才补贴、也无科研补贴,事多钱少,极为不满。再者,做研究的人没有经费,有经费的人不做研究;想搞科研必须先做官,做官了又没时间搞科研,仍是死局。    中午,学工处的中层带着几位小年轻、提着礼盒去家属楼拜访,吃了一鼻子灰。    灰溜溜地走下楼,一行人看到防盗窗上贴上了一张旧报纸,上面是用毛笔写的三行诘问:    欠发的教师工资,何时补发?!    私扣的科研补贴,何时填上?!    强卖的实习课程,何时退还?!    简韶拎着礼盒,在朔风里冷眼看着带头的领导懊恼地抹头发、跺脚、往绿化带里吐痰。    别人只大致地知晓,部分高校发工资困难。不过常年经办各种事项的简韶很清楚,今年整个上半年,学校只会在年前发一次工资,年后开学再发一次。其他月份的钱需要等到9月,新生一来,收上学费,再拖拖拉拉、选择性地填窟窿。    政府没钱,学校也没钱。钱去哪里了,谁也不知道。    招生处已经制定好扩招计划,把被因就业率常年过低而红牌取缔的英语专业再开起来,这次换成对外汉教的名头,向上申报。    礼盒系着妃红的飘带,在风中微微颤动着。拎着礼盒的学生跟在灰溜溜的领导的后面,向着学校走去。    校门口刻着校名的石碑静静伫立,简韶路过,几乎能看到今年的夏天,拉着笨重行李箱的18岁的孩子们,手握一纸录取通知书,穿过这道门,带着无数关于大城市的绮丽的梦,像她当年一样。可是这个专业本来就不是为了圆梦的。    课程不是为了学生而开设,是为了老师有课时费拿。人其实也不是凭着手脚打拼生存,是靠着一个个泡沫似的美梦活下去的。    ﹉﹉    午休的时间,简韶没有睡觉,只是寻了个无人的角落,对着窗外萧条的草木,翻看《吃蜘蛛的人》。    杂草里立着几株瘦骨嶙峋的玉兰,几根撑架护着,根系灌了封冻水。单调的严冬,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景色。等开了春,枝上冒了白玉兰,这里便热闹一阵。转而入秋后,工人们便围着树施基肥、剪交叉枝、涂抹莱恩坪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