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七章:故約(下) (第2/3页)
識』,如今登上了皇位,還對妳念念不忘呢。他派了使節來,點名要妳親自去祝賀他。妳說,妳是不是很有本事?」 他換了一種語氣,手握上她的手臂,哀傷與自憐滿溢他的話語間,似乎輕輕一掐就能捏出水來:「他忘不了妳,那妳呢?妳回來了,是不是還想著他?他殷昭,是赤炎國的帝王,而朕……」 他自嘲地笑了笑:「我所做的一切,都只是為了留住妳,是我讓妳回來的。」 他那雙鳳眼緊緊鎖在她臉上,手上的力道又用力了幾分,幽幽道:「妳不是去見故人,也不是去敘舊的。記得妳的所作所為,都代表滄瀾。記住,瀾月,妳的根在這裡,在滄瀾,在我的身邊。」 半個時辰後,正式的詔令下來了,滄瀾公主,率領使節團,恭賀赤炎國新皇登基。 在那之後,她的每天便被出使的準備所填滿,丈量朝服、揀選賀禮、核對隨行人員名單……堆成山的代辦事項等著她。不論出使的地點是赤炎,亦不論要求她出使的是殷昭,她仍不能否認沒日沒夜地cao持這些事情,比起日復一日被困在望舒樓要好得多。 畢竟事關國家一國體面,她根本無暇顧及國師捎來的那些書卷,僅僅是要汐玥收拾整齊,待她出使回來再細細研讀。 半月之後,滄瀾國的使節車駕,在數百名禁軍的『護衛』下,駛離了國都。臨行前,她親手將赤霄收入錦盒,要汐玥親自抱上馬車。 她坐在馬車裡,隨那車輪顛簸,身體深處裡的躁動隱隱作祟,像是輕緩的火舌在她的身子裡撓癢,也如清晨的海潮般一波一波襲上,但數次在她以為那騷動即將淹沒她時,卻又轉瞬消失殆盡,彷彿不過是一場錯覺。 在身體上再度侵襲而來的異樣、楚淵安排的眼線監視之下,楚瀾月來到她為質八年的赤炎國,以使節的身分,出席了於赤炎國主殿「金烏殿」舉行的覲見新皇大典。 楚瀾月身著一身滄海藍的莊重朝服,頭戴銀質珍珠冠,在禮官的引領下,獨自一人,緩緩走上那條長長的白玉御道。兩側是數百名穿著淺一階赤金色朝服的赤炎國重臣,他們目光如炬,她每走一步,都能感受到他們落在她身上意味深長的眼光。 這些重臣,有多少人還記得她為質的模樣?有多少人是殷昭新扶植的心腹?又有多少人鼓吹殷昭發動戰爭併吞滄瀾? 雖然內心有萬千思緒,她依然目不斜視,舉止從容不迫,嘴上含著得體的微笑。那御道再長,不過是另一條因責任而必須走上的道路罷了。終於,她來到御座之下,屈膝,行了最標準的使節之禮。 「滄瀾國使臣,楚瀾月,恭賀赤炎國新皇登基,願陛下聖躬萬安,我兩國永敦睦誼。」她的聲音冷靜婉轉,清晰地迴盪在大殿之中。 直到此刻,她才緩緩抬起頭。 隔著十二階白玉台階,她迎上了端坐御座之上男人的目光。 記憶中那個渾身散發出難以收斂的少年飛揚氣息的太子,如今已是真正的帝王。 殷昭身著以玄黑為底的赤金龍袍,肩上金烏展翅,頭戴十二旒冠冕。珠簾之後,那雙桃花眼比記憶中更為深沉,他看著她,眼神中沒有半分久別重逢的溫情。 殷昭眼裡所見的她,身形纖瘦,在百官的注視下,背脊直挺,眼神平靜無波,像一汪深不見底的湖,看不出情緒起伏。一直以來,他內心深處連她的所思所想都想掌握,卻總是不能如願。 第一次見她此般身著端莊清冷的滄瀾朝服,竟讓他想起了月光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