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消息!我和我的偶像同天上了热搜(GB/四爱)_暴雨后的湿地生态课 II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本站新(短)域名:xiguashuwu.com

   暴雨后的湿地生态课 II (第1/4页)

    在讲到第四组拍摄到的黄鼬时,徐兮衡投射出一张高清图片——那是一只体型修长、尾巴蓬松、毛色金黄的黄鼬,正轻巧地跃过湿地边缘的枯木堆,动作敏捷而优雅。

    “这是黄鼬,俗名黄鼠狼,”他语气一如既往温和,“属于鼬科,rou食性哺乳动物,体型小但活跃,通常以小型啮齿类为食。”

    “在生态系统中,黄鼬的角色其实非常重要。”徐兮衡望着屏幕,继续道,“它们能够有效控制田鼠等小型哺乳动物的数量,对于农田和湿地周边的生态平衡是有益的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”他顿了顿,“这类动物也有它们带来的问题,比如在特定区域中捕食鸟类或偷袭禽舍,有时会被视作‘害兽’。”

    魏燕秋忽然举手:“我小时候听老人说它叫‘黄大仙’,还有人说它能变成人,谁家祖坟要是招了‘黄大仙’,就得供着它。”

    “我奶奶还立过一小块地牌子呢,写着‘黄大仙请安’。”魏秋燕一边说一边笑,“徐博士,你说它到底有什么神力,被这么多人供成了仙?”

    现场一片轻笑。

    徐兮衡微微一愣,随即点了点头:“这个问题其实也挺有意思。从民俗学角度看,黄鼬体型灵巧,夜行性强,行动诡秘,很容易在人类不注意时出现和消失,在早期农村环境中,会被认为‘通灵’。”

    “它的叫声像哭,有时候半夜响起来,容易让人联想到鬼怪;而黄毛动物在很多传统文化中也代表着‘异相’或‘祥异’。这些特征混合在一起,就容易被民间神化。”

    “而‘黄大仙’这个称谓,更像是人们在长期与自然相处中,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敬畏表达。”

    Annabel若有所思地点头:“所以也可以理解为,古人对生态系统中这些‘隐秘成员’的某种崇拜?”

    “可以这么说。”徐兮衡笑了笑,“科学未必能解读所有信仰,但它能让我们知道,每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。黄鼬也许不是神灵,但它的出现说明这片湿地还有完整的捕食链——这是很好的生态信号。”

    弹幕立刻刷屏:

    【徐博士说黄鼠狼不是神,是生态指标哈哈哈】

    【魏老师小时候家门口供黄大仙那段我笑到不行】

    【这才是科学和民俗的双向奔赴】

    【黄大仙表示:你们既信我也怕我,但我只想吃老鼠】

    【徐博士讲黄鼬那段真的有点酷欸!他话不多,但很有料】

    伏苓在一旁含笑看着他,低声问萱萱:“你以前知道黄鼠狼也算生态链的一环吗?”

    萱萱眨了眨眼:“我以前只知道它会偷鸡,现在知道它还管田鼠,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它颁个‘湿地保安奖’?”

    全场一阵笑声,气氛轻松又热烈。

    镜头切回到第五组的大鲵画面。

    画面中,那只大鲵从岩缝中滑出,缓缓地趴在水潭边,皮肤黝黑而带着斑纹,头大扁平,嘴角略微翘起,像在微笑。它静静伏着,只有腮边微不可察地蠕动着,一副远古生灵般的宁静模样。

    现场一阵安静。

    薛天翼眉头挑了挑,发问道:“所以……这是一种蜥蜴?它是爬行动物吧?”

    徐兮衡立刻接话:“不是,它属于两栖纲——有尾目,是典型的两栖类。两栖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幼体阶段和成体阶段,通常在水中孵化为幼体,再经过变态发育成成体,可以生活在陆地和水中。而爬行动物是胎生或卵生,直接发育成体,呼吸系统是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