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旧事 (第1/2页)
旧事
秦家大房的故事,略有些久远。 若真要说起来,恐怕还得把时间拨回到几十年前。 那时,圣人的发妻秦氏夫人还在世。 作为玉楼秦氏一脉旁支的玉京秦家,因她蒙受了不少皇恩,再加上后来,秦家长房与从龙有功的老镇北侯结成了姻亲,在那数年间,秦家一度是风头无两。 老镇北侯出身草莽,对子女并不似世家那般规矩严明,所以,他教养出的小女儿,也不同寻常的闺阁贵女。 俞锦芙自幼长在军中,几乎是把军营当成了自己家,等年岁稍大些,便开始帮着老镇北侯整肃军中内务,即便没有明文封下的官职,镇北军中的将士也多爱叫她一声“督军娘子”。 正是因为俞锦芙与京中闺秀的这份不同,让处在少年时的秦振鸿,将想要标新立异的好胜心当成了喜欢。 他靠着死缠烂打,将还不懂情爱的俞锦芙娶回了家,初初,因着两人的样貌都还算出众,借着青春萌动的情思,也过了一段交颈而眠的甜蜜时光。 可生活,终究不是话本。 大概只过了不到半年,秦振鸿便发现,自己根本就不喜欢俞锦芙那样硬邦邦的铁娘子,他心里真正想要的,其实是一朵温柔懂事的解语花。 只是婚事已成,他没胆子得罪镇北侯府,便只能继续扮演着深爱俞锦芙的样子,将将就就过了数年。 直到北境之战,老镇北侯奉命前往边关驰援,俞锦芙放心不下,主动请旨,同兄长共担了押送粮草的要务,自此,便是一连三载难闻归期。 镇北侯府的人尽数奔赴战场,秦振鸿没了忌惮,不过三月,便同来投亲的乡下表妹勾搭到了一起,于人后,似夫妻般在秦府内过起了日子。 若非老镇北侯在阵前战死,俞锦芙同四个阿兄为守城关豁出了半条命去,至使俞家一门伤的伤、残的残,再无了能阵前效力的后辈,秦振鸿后来,也不敢将事做得那么绝。 在镇北军回朝时,他其实是想过要合离的。 但圣人体恤镇北侯一门忠烈,将俞锦芙的督军娘子封成了实官,还赏下荫地,称俞家只要能够再孕育后代,无论是何人所出,都一样能继承侯位。 人至中年、早已被权势蒙了眼的秦振鸿,自此,才动起了不该有的歪心思。 俞锦芙那时的身体,其实是不堪再孕育子嗣的,但因着秦振鸿的伪装和诓骗,她想着他这些年的“痴心等待”总觉亏欠,便又咬牙拼了一次性命。 原本,她该死在产后的。 但也不知是她命大,还是秦振鸿初次杀人没掌握好分寸,竟侥幸让她活了下来,只可惜那千辛万苦生下的孩子,最终,还是被调换成了他同表妹生的野种。 俞锦芙养了那孩子十数年,将镇北侯府余部的一切都给了他。 就在他继承侯位的那一天晚上,秦家大摆宴席,秦振鸿趁机下药,附耳道出多年前的真相,意欲在宾客面前逼她发疯,好合情合理将她绞杀。 可恰好也是那一夜,京中闹起了匪祸。 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一伙悍匪烧了南城门,自长安街而入,劫掠了玉京城中大半的世家,秦府自然也在其列。 秦振鸿急于应对贼匪,无暇顾及发了疯的俞锦芙,却不想,最终恰恰是她抢了贼匪的刀,屠尽了秦家大房满门。 秦振鸿恐怕到死都没想明白,他给俞锦芙下的神仙散,怎么最后反倒成了,送他一家老小上路的催命符。 听着故事已近尾声,崔玉深吸了口气,拂尽了眸中翻涌的情绪。 坐在上首的秦老夫人,此时早已不知哀叹了多少声,那张爬满横纹的脸上,尽是重临往事的唏嘘。 “你既是从庵堂来的,想必也见了魏铮服用神仙散后的样子,当年,我与亡夫赶到秦府时,芙娘大抵也是那般。” 她沉吟半晌,忽叹笑摇头。 “不,不对,芙娘应当要更疯一些,她毕竟是上过战场,沾过血的人,当年那可怖的场景,如今,还偶尔会在我梦魇中出现。” “当年,是谁决定送俞媪去京郊庵堂的?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