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挑jianian (第3/3页)
样,不由想到了先前的自己,颇有些无奈的,望向眸中暗藏着笑意的崔玉。 果不其然,临到此刻她才话锋一转。 “秦小将军,为了这样的无耻败类,搭上整个秦家,不值当的。” 她走上前去,接过青竹递来的信封,交到秦康面前,微眯起眼眸,乍一看去,颇有几分普度世人的慈悲之态。 “我即开口告知,便说明我愿意帮忙。” 见秦康擦去泪眼后,忽开了窍似的,对她生出了戒备,崔玉又把信收了回来,转了副哀惋的模样。 “其实这事,我本该对秦夫人和秦大娘子讲的,但你也知道,我在京中被歹人传坏了名声,如你这般常在边关的,都对我存有偏见,我若贸然找上她们……” 借着那张娇憨的脸,崔玉在不知她底细的人面前装起可怜来,几乎无往不利。 连一旁的陆知栩,都被她的模样哄得一阵心疼,秦康这个常年呆在军中的半大小子,又怎么可能抵抗得住。 “可……秦家与你素无往来,你为何要帮我阿姊?” “我年少时也住在边城,顺安四十三年,平南道都尉率兵同北狄恶战那次,我正巧与……” 崔玉忽噎了一下,神情中闪过一抹难以捕捉的痛色,随后又在青竹关切的视线下恢复如常。 “我与青竹,去过秦家守护的三大关,那是战乱中少有的安乐窝。常言道,为他人抱薪者,不可使之冻毙于风雪,况且这种事,于我而言不过举手之劳。” 顺安四十三年的那一场战乱,几乎是所有将士心中的一道伤疤。 虽然那时秦康只有十岁,还未去边关从戎,但每日看着阿娘、嫂嫂们在家中等待战报,以泪洗面的记忆,仍让他印象深刻。 被触动的秦康,最终主动伸手,向崔玉讨要起了书信。 “这信,要给谁?” “秦夫人,”崔玉盈盈笑着,递出书信,“你只需将信送到,具体是否要接受我的好意,交由你阿娘抉择吧。” 答应了崔玉的秦康,自不愿在此地多留。 陆知栩瞧着他拱手拜别,由青竹引着一路扬长而去,再瞧不见人影,才悠悠然靠到崔玉的身边,试探着开口。 “你要动的,是柴靖安吧?” 崔玉仰头,斜睨着他挑眉,“郎君,好眼力啊。” 听她那夸张的语气,陆知栩不禁嗔了她一眼。 如此明显的事,那秦康估计也是看明白了,最后才肯答应的吧。 “你说自己去过三大关的时候都打磕巴了,傻子才听不出来你在骗人。” “嗯……”崔玉吟着笑,长长应了声,“如今我那些花招,果然是瞒不过郎君了。” 陆知栩见她没有要将此事挑开的意思,心中不满她还防着自己,沉着脸替她拽紧了衣衫,闷闷道:“夜深露重,既办完了事,就早点回去吧。” 他拉着崔玉的手,刚准备迈腿。 身后的人却轻轻一拽,又将他拉回了原地。 伸出袖沿的玉臂映着月色,冰冰凉凉滑上了他的脖颈,激得他一阵颤栗,下意识就搂上了贴近的腰肢。 “郎君对着两本闲书都肯那般钻研,怎么如今有阵前观摩的机会,反倒不好学了?” 听着耳畔贴上来的调笑,陆知栩不禁蹙眉。 那种负心薄幸的狗东西,有什么好学的? 他正欲收紧臂膀,压着怀中人警告一番,却不想先被她拉住了腕子,眼睁睁,瞧她眸色狡黠地冲自己做了个噤声的手势。 “柴靖安的技艺可是一绝,郎君,随我再凑近些,才能看得真切,学得夯实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